1.拍照前先學會想
偏向闡述作者的攝影哲學,並鼓勵攝影者多花點精神去「想」攝影這件事。
想想看要怎麼拍、怎麼構圖,都是個人的基本功。但更必須想為什麼要拍、要呈現什麼、想要達到什麼目的,更甚而想想為什麼拍的照片不能賣錢?想想看對修圖或不修圖各有的觀點。想想看拍照是為了記錄真實(又,什麼是真實?),還是為了創造藝術?想想要買什麼器材?器材好就一定拍的好嗎?花大錢買的器材有為你創造更多財富或娛樂嗎?.......等等,提出非常多關於攝影這件事的各種思考層面。
但不管作者提出了多少自己的見解,並不是要讀者全盤接受,而是促使喜愛攝影的讀者,當真「自己認真的想過一遍、一遍又一遍」,以建立個人的攝影信念和觀點。
本書圖片以「抽象性」、「工業氛圍」為主,探討形狀、顏色、線條、層次、材質等等的呈現,大部分的照片都硬梆梆的,若是要看唯美浪漫風格,那就參考別的攝影書吧,這裡面沒有講攝影技巧,什麼光圈、快門、曝光值、修圖......之類的都不再討論之列。
2.攝影師之眼
這是一本很匠氣的書,匠氣沒有不好,「匠」是對工藝的尊敬。
「匠氣」是一種無聲的語言,相片也是一種無聲的語言,而語言是用來溝通的。因此,這是本教導持相機者如何與觀賞者溝通的書。
就像多數的語言學習書籍一樣,這本書裡有許多的範例和文法(或說是攝影規則)。傳遞出的訊息是:只要能嫻熟運用這些規則文法,就能成為攝影師。「攝影師」就像「工藝師」,握有精湛絕倫的技法,因此,「師」與「匠」是同等的榮耀。但這也許不會是「攝影家」、「工藝家」沾沾自喜的光環,「家」的層次已超越了卓越的技藝。
話說,這本書也確實只名為「攝影師之眼」,而非「攝影家之眼」。
3.攝影接案成功術
書中除了一些技術、裝備的討論 (這部分相對較少,但這本來就不是本書的重點),
另一個主題,就是圍繞著人脈這個重心。這在其他領域,也是相同的。
第二章中有個主軸:
眼光放遠!不管從事什麼,都應該以成為管理者或領導者為目標。
凡事都要預先準備!從成為一個 team leader 為目標開始,慢慢加大自己的格局。
最後的第11章,是相當貴重的實務經驗分享。
高鐵、美食、壘球隊的實際案例,讓我可以大致了解從無到有,進行案子的情況。
對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作者承接到案子後的思惟方式。
4.DSLR數位攝影完全講座
我覺的攝影並不是只有單單的照像,也是一种創作,真的不簡單。這本書對新手入門是不錯的引導。
一篇是觀念,第二篇就是實戰了,現在只運用到靜物,第三篇就是後製了,一步步慢慢來,先學習別人怎樣構圖,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光圈,快門,曝光及白平衡,真的急不得,多拍多体會別人的感動,累積一些拍照經驗,在慢慢模擬自己喜歡的風格
5.提升風景攝影水準的36種建議
本書除了詳述各種提升建議外,還採用大量照片輔佐,讓你只要簡單對照,就能掌握該技巧的拍攝要訣。另外,其他像是許多初學者相當關心的影像後製技巧及檔案儲存管理等問題,本書亦有詳細說明與範例,而你只要按圖索驥就能輕鬆解決上述困擾。
6.抓住愛,拍出感動
作者的想法有很多地方跟我很雷同
他也認為攝影是融入生活,是不容錯過的
書裡分享了很多小秘訣&心得
對於拍攝小孩這部分寫的也很好
攝影書看多了之後,對於學理派的書籍覺得很厭倦
反而喜歡這一類帶點啟發性,或是作者經驗分享的書籍。
7.映像蘭嶼:謝震隆攝影作品集
攝影的三個基本觀
(一)看好、看穩在拍。
(二)控制相機,不是相機控你。
(三)心中先有一個「主意」,拍什麼?為什麼這樣拍?
本書不刻意「構圖」,
因而影像顯得自然、親和。
照片裡很多都是瞬間的速寫,
更顯示出客觀與真實的生活觀照。
很多人對謝震隆的評價是用自然和寫實的手法說故事。
8.國家地理攝影精技
美國還有很多底片玩家,所以這本書的攝影師都是以底片為主,攝影手法也較適合底片的玩家;不過這本書可以給一些入門的朋友當作工具書來用。
由於這本書的書名為〝精技〞,不過內容是由各種攝影原理談起,再切入器材、攝影主題的創作分享,個人覺得定位在〝入門〞會比較好。
前面提到,這本書是以底片為主,所以在拍攝設定上仍以底片為主,數位機的玩家可以參考,但畢竟傳統機和數位機的差距不小,數位拍攝者要多嘗試才有辦法達到底片的效果。
書中有不少〝小秘訣〞提示,可以給入門玩家參考,減少自行摸索的時間。
如果把整本書都看完了之後就會發現,這些攝影師可以拍出令人讚賞的作品,有一個重要因素:他們都拍了相當多數量的照片。從大量照片中可以選出1~2張讓人感動的照片就夠了,所以雜誌上讓人動容的照片,說不定是攝影師從成千上萬張照片中挑出來的。
9.31歲又怎樣
不知不覺,不寒而慄。
各式各樣的31歲,那些似曾相似的各色未來,確實的戳中了,我對未來的恐懼。
特別是那瞻前顧後的猶豫,幾乎可以稱作青春句點跟人生無奈的分界點上,下一步跨的艱苦異常。
而好好的短篇小說集,卻被我看成恐怖小說。
但不得不說,山本文緒的文字,永遠比想像中的有力量。
10.奇夢錄-夢枕貘奇幻傑作選
恐怖的短篇真的會讓人看到一半後頸發硬,就像什麼東西卡在身後般,明明是初秋微涼的天氣,涼風吹來確是映著微微冷汗。
某個角度看來《彈貓老人歐魯歐拉內》和《會說話的骷髏》的混合體,但夢枕貘的恐怖異色小說,當然遠遠不只於此。
然後,我以後一定不會自己一個人去爬山了。
11.日本流行音樂視覺設計
書的內容的確是精采,只可惜圖片小了一點。
但一本講設計的書,卻設計的爛的沒辦法閱讀,美編的功能應該是在設計跟編輯,而不是裝飾跟搞破壞,這本書的文字編輯跟美術編輯應該不能領專案費才對。
全書沒有幾個頁面可以好好閱讀,編輯跟設計的基本都忘的一乾二淨,那還有什麼立場談設計呢。
12.厚片人的美感生活
這本厚片人,特別是作者教搭的穿衣術,我全書看完,還是不知道作者的結論是什麼,講的都是一般的一物挑選原則,for everyone,可這本書的主題、對象是──厚片人呢?不覺的有對於這本書的厚片人提出什麼有用的建言啊。
再者,拍攝的照片,作者一再強調拍攝的姐妹情誼,可是,專業可以當飯吃,人情可以吃嗎?模特兒、衣物、拍攝的效果?跟現在的美妝部落客比起來都失色的照片,是除了作者的回憶自己為什麼會變成厚片人之外,最明顯的失敗之處。
13.肅清之門
黑武洋,木馬文化,9789866973000
雖然說一開始是打著《大逃殺》姊妹作的宣傳,但就《大逃殺》漫畫版和《肅清之門》的小說相比,我偏好《肅清之門》比較多一點。
如果《大逃殺》講的是生存,那《肅清之門》講的才是人性。
加害者與被害者之間的公平正義,以暴制暴的拉扯完讀者心中的天平之後呢?當加害者與受害者之間的關係互相重疊轉換的時候,旁觀的人還要秉持著,或是,還能堅持著什麼呢?
欣羨能夠勇往直前,就算是殺戮的復仇?
「我們社會對於受害者,一向都持有最殘酷的處罰及最寬鬆的包容……我們觀眾以眼淚多寡來選擇認定誰是受害者,以哀痛程度高低來評斷誰有權施暴。」
而教育最後的功能就是對妖魔緊急處置了嗎?
之後,讓讀者意淫清除掃蕩的廢物全滅嗎?
「他們不好好與他人相處……只是過個團體生活,就異常排斥……一碰到困難,不起身面對卻逃走……可是又對自由與權利認知錯誤,只是一味堅持著要滿足自己的欲望……還有,只要事情的發展無法如自己所願,馬上就恐慌起來。全都是一群以自我為中心的人──」*2
這段鏗鏘有力,用來形容「二十一世紀所生下來的怪物」的這段,我每次讀每次都覺得是在罵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